面對死亡與終極關懷‧

           鄺芷人‧

哲學家海德格(M.Heidegger)認為:由於有死亡,才能讓人們停下來思考人生。因此,他就認為死亡的覺悟,能讓人們從消極轉向積極,從而努力生活,創造價值。這其實反映了歐洲人對人生的覺悟。很多人之所以不了解海德格這句話的意義,基本上乃在於對「死亡」未做深切的體會,也就是沒有體會到生命是有限有盡的困局。在這種情形下,能從死亡的覺悟而轉向積極人生者,恐怕為數不多。人們其實不是缺乏想像力去體會「死亡」,而是基於任性(聽任感官知覺),或不願想像自己走向的死亡時的景象。今天在報章上讀到台灣藝術界的蔣勳,講及他面對死亡的感想。他說他在去年生了一場大病,才對人生有了更透徹的體悟。他在面對死亡的情境中,覺得在人生當中所遇到的一切挫折,都沒有比身體的挫折來得更直接的。當他躺在加護病房時,才想到死亡是那麼靠近、那麼具體。他離開病房後,他希望藉著詩、畫告訴別人:「究竟你對生命的感覺是甚麼」?一般人就這樣親自面臨死亡才有所反省,我甚至看過不少人,平常雖然有接觸到有關「終極關懷」的機會,但卻一臉不屑,根本無心思考這個問題。一旦摯愛病危,才惶恐不得終日,四處奔波求援。平日對宗教毫無觀念,但一旦其摯愛離去,才打聽採用那種宗者儀式辦理惜別追悼。世俗人的任性短視,只能到臨危才知急難將至,於此表靈無遺。

海德格告誡人們:瞭解死亡其實一點也不困難,因為從親友的離去就足以體驗死亡了。海德格的意思是說:既然人人都必有一死,這就表示人生在世非常有限。當人們體會到生命的有限性之後,便要努力掌握在世的時光,創造生命的意義及價值,這是歐洲人的思維,也是歐洲的精神生活。但是,大多數的中國人或華人,似乎沒有這種「終極關懷」的意識。詩人李白雖然感歎生命的有限性,但他竟只是以「人生得意須盡歡,莫使金樽空對月」心境來面對。他以為「古來聖賢皆寂寞,惟有飲者留其名」,並且還強調「但願長醉不願醒」,這是人生的意義嗎?詩人明顯只憑直覺而生活,沒想到哲學意義的價值的創造。所以,他說:

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?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,朝如青絲暮成雪?人生得意須盡歡,莫使金樽空對月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盡還復來。
烹羊宰牛且為樂,會須一飲三百杯。岑夫子,丹丘生,將進酒,君莫停。與君歌一曲,請君為我側耳聽。鐘鼓饌玉不足貴,但願長醉不願醒。

古來聖賢皆寂寞,惟有飲者留其名。陳王昔時宴平樂,鬥酒十千恣歡謔。主人何為言少錢,逕須沽取對君酌。五花馬,千金裘,呼兒將出換美酒,與爾同銷萬古愁」。

問題是:不斷地(莫停)進酒,即便一飲三百杯,就能銷除萬古愁嗎?他雖然感知到「古來聖賢皆寂寞」,卻以為「惟有飲者留其名」,還強調「但願長醉不願醒」,而未能進而對精神的「寂寞」作進一步的分析,而只能停留在感覺層次而已。這不只顯露詩人精神生活的空虛,而且已處於生命意義的危機之中,極需要哲學諮商協談。

看看操死洪仲丘的軍中同袍、媽媽咖啡店年青的謝姓店長、醃顱案的親哥哥,這些都是沒有「終極關懷」的任性表現,我們又能奈何?自東漢末年,一些中國人毫無反思地接受印度佛教。這種思想分析人生無常,又講性空無我,回歸本心,並以靜寂涅槃為目標,沒自覺到價值的創造。依照這種人生態度,即便人類文明不倒退,也只能停滯不前。這根本是否定人類文明的意義,也否定人間的意義。可惜二千年來,中國人都不會對此作反思。

MB900278658  

預約電話:0923-231756(業務助理陳小姐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鄺芷人心靈諮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