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  • 生命中的焦慮bac010013.bmp

鄺芷人‧2016/11/20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§1.0焦慮與困境

    在生活中,幾乎沒有人能免除焦慮。從文字意義方面說,「焦」是焦急,「慮」是憂慮。因此,「焦慮」反映人心一種焦急與憂慮的心境,從而使心中產生掛礙,甚至坐立難安。這種例子俯拾皆是,青少年人擔心在校成績或排名、感情挫折、被同曹欺負、或霸凌,都會產生焦慮。政界人士擔心失去權力,工商界擔憂業績下滑,甚至破產致於一般人,憂心自己或親人的健康、病痛折磨、經濟困頓、財產損失面臨失業、生命受到威脅等。面對這種困境,自然出現沮喪、對未來擔心、甚至憤怒等負面情緒。這些負面情緒,有些會隨著時間而慢慢淡去,有些則因生活環境的改善而消失。但是,有些卻讓人覺得舉目無援,使整個人處於沉重的壓力漩渦之中,陷於痛苦的深淵而難以自拔。甚至,從而加深了焦慮而演變成重度憂鬱。

 §2.0危難與焦慮:以郭正利與沈瑞章為例 

(1)郭正利曾被媒體稱為台灣旅遊業大亨。據媒體報導,郭正利從門房小弟做起,其後致力於旅遊事業,身家一度擁有數40億元。從世俗眼光看來,他曾算是商場成功人物。其後,由於同業競爭,及投資房產失利,導致財務出現危機。積欠鉅額債務,最後遭觀光局撤銷旅遊業執照。郭正利退出旅遊業之後,到市場賣麻油雞。據說天氣冷的時候,一天可以賣到7、80碗,100碗,但是,天氣熱則大概只能賣10碗到20碗。今年還企圖從觀光業東山再起,然而在強大壓力下,健康每況愈下,不幸因肺炎辭世,得年五十有九,結束傳奇一生

(2)台灣漁船Naham 3號,於2012年3月被索馬利亞海盜劫持。洪姓船東不付贖金。被綁的輪機長沈瑞章,曾透過影片,向當時的馬政府喊話,要求政府出面強制洪姓船東處理。在炎熱非洲,劫匪每天只提供沈瑞章等人1000 CC的水,海盜甚至威脅若得不到贖金,他們就連水及糧食都不會供應。五年來,早餐只有春捲皮,晚餐是一碗白飯及100 CC糖水。營養不良,有病沒醫藥,結果兩位20幾歲年輕船員就這樣結束生命。海盜恐嚇若不談判,就一天殺一個。沈瑞章等人在被海盜劫持的五年間,生命朝夕受到威脅。

(3)吾人可以想像的是:當郭正利投資失利、積欠鉅額債務、在市場賣麻油雞不見起色、最後又企圖從觀光業東山再起。在這種克難日子,長年累月深受壓力,其心境必焦慮難安。至於輪機長沈瑞章,既要保護其他船員生命安全,又期待救援。在悠長的五年歲月中,焦慮、期待及恐懼之心交迫。焦慮出現時,必然伴隨惶恐、坐立難安、心倦身疲、忐忑難眠。

§3.0焦慮與健康

(1)焦慮導致沮喪、恐懼、睡眠障礙、精神壓抑、全身緊張等反應。因此,人心若長時間處於焦慮狀態,必然危害健康。首先,焦慮對身心產生壓力,而一旦壓力增大,就會導致細胞收縮,肌肉繃緊及酸痛,表情緊張。焦慮減少T型淋巴細胞,降低免疫系統的能力。免疫能力下降,癌症的發生率就增加。

(2)長期焦慮導致精神障礙,醫學上稱為焦慮症。台灣精神醫學對焦慮症的判斷,通常是以美國精神醫學會的《診斷及統計手冊》上的原則為依據。這基本上包括對日常問題(健康問題、金錢、家庭)過度擔心、易發脾氣、容易有疲倦感、注意力無法集中、肌肉酸痛、失眠、心悸、呼吸困難、多汗、腸胃不適、易受驚嚇等。上述現象中只要有三項出現,且持續6個月以上,就可被精神科診斷為「廣泛性焦慮症」 ,嚴重者會演變成憂鬱症。

(2)神經科認為,人腦是人體主要的指揮中心。焦慮時,腦部會把這些訊息透過視丘,傳送到身體各部份。視丘發出指令,通過內分泌及自主神經系統作出反應。例如,當視丘對壓力源作出反應時,便會指示腦下垂體分泌荷爾蒙,使平滑肌收縮,從而收縮血管壁及增加血壓。壓力也影響腸胃系統,增加胃酸,可能導致潰瘍。因此,倘若自己長期處於焦慮狀態,就必須設法進行自我調適。倘若自己調適不過來,就要及時請求援助醫學、心理或心靈哲學的援助。精神科有藥物治療,如用普加巴林(Pregabalin)改善情緒、失眠與治療神經痛。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調節劑 (SNRI) ,以減輕抑鬱症狀。三環類抗憂鬱劑(TCAs)可抑制腦內神經傳導物質,提高這些傳導物質在突觸的作用,因而可降低憂鬱症的症狀。藥物療法雖然簡便,但可能只是治標,其根本方法仍待心靈調整(包括價值觀、生命觀),及現實環境的改善,更屬重要。

§4.0心靈哲學的對治

     簡單來說,非藥物對治焦慮的途徑有二:

  (1)其一是找出引起焦慮不安的原因,並加以解決。這涉及很多因素,包括個人條件、他者或社會環境等。例如,一位女性因丈夫外遇而產生焦慮,一位年青女孩擔心男友移情別戀而忐忑不安,一位男性因公司裁員而導致失業而惶恐,一位投資者害怕血本無歸等。倘若現實問題得到完滿解決(如輪機長沈瑞章遭劫持事件),焦慮之心也就得到解除。

 (2)然而,現實事情一旦發生,就可能無解(如情人變心)。在客觀條件無法如願的情形下,就要調適自己對事物所應採取的態度。最要緊的是避免當事人因焦慮而排斥任何事情,或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。這時候,親友的陪伴及主客之間的心情交流就非常重要。從生命哲學或心靈哲學方面說,轉變當事人對事件的反應,是有助於對焦慮的對治。關於這方面,莊子的人生哲學、存在主義、本人的創生演化論等,皆可應用。這些理論,分別從世界觀、人生觀、世界觀、宗教觀、價值觀等,藉以調適自我自的精神意識。這其實是挑戰與應付挑戰的精神力量與適應性問題。意識的更深層甚至要回溯前世記憶。從深層意識來說,焦慮與恐懼的成因還涉及童年生活,甚至前世記憶。因此,在需要時,也可施以深度催眠,包括前世回溯,藉以輸入正面觀念或淨化存在於深層意識中的深層信息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鄺芷人心靈諮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