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離症簡說MB900411488


鄺芷人‧2016/1/13

§1.0說明
精神醫學所謂解離症,英文稱為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。這名稱對解離症的說明是非常恰當的 ,因為它不但表明「自我認同失序」,也表明自我認同的分裂。解離症以前曾被稱為「多重人格症」(multi-personality disorder),醫學上將之視之為一種精神病。在行為上說,當事者出現多種不同的自我認同或不同的人格狀態,這些不同的人格認同支配著當事者的行為。解離症可視為一種名符濱實的「人格分裂」,但又與一般「精神分裂症」(schizophrenia)不同。西方醫學在十九世紀才在臨床上出現有關解離症的報導,而在此之前,解離症錯誤地被視為卡陰(spirit or demon possession)。解離症患者經常改換其不同的身份認因,且身份或人格的轉換只在瞬刻之間。每個身份布具有其不同的名字及人格特徵,例如品味、習慣、記憶、行為等。患者的人格轉換的數目不一,有些可達數十種之多。

§2.0徵象

除了人格變換之外,解離症的共同徵象為:(1)容易失憶(amnesia),特別在轉換人格時,忘記自我日常所做過的事情。例如,一位患有解離症的女性,名叫Maria。有一天坐在床上,人格轉換為五歲小孩。此時她先生進到臥室,呼喚這位妻的名字。她卻對先生說:「我是Doris,我根本不認識你」。
(2)認同混亂(identity confusion):對自我辨識產生混亂。例如,一位患有解離症的女性,她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媽。三個孩子分別是五歲、七歲及十歲。有一天,她的人格轉換成五歲的小女生,也說著五歲小女生的語言,並與她五歲的女兒鬧著搶玩具。
(4)去現實化(de-realization):一位患者經濟條件不是很好,但當他轉換別的人格時,他竟亂花錢,刷卡到負債。家人問他何故如此,他說如果你是我,你也會如此。

5)有自殘或自殺傾向:解離症患者有時出現自殘人格,原因可能是把自己視為仇人,自殘是一種報復行為。由於人格解離,他/她在當下不自覺是自殘。直到他/她回復正常自我,才明白自殘現象。當然也會出現暴力人格。
6)身心都在轉換:有一位解離症患者,平日眼睛接近全盲。但當他轉換成另一位年約十歲的人格時,眼睛竟然全無障礙,也能辨別顏色。解釋這種現象就必須從心靈力量去理解。另一些案例也表明:解離症患者能轉換成積極人格,讓他在處理某些事情時,表現更為突出。

§3.0對治

導致解離症的原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,但大多數解離症患者在童年時受到身心的虐待,精神受到過度壓力。最明顯是受到性虐待及身體的虐待,或經常處於身心受到創傷的環境中。

(1)因此,對治的方法主要是藉著生活史的回溯,回到童年時代的創傷記憶。在回溯過程中,患者轉換成受害者,導引他詳細說出當時受害的情形,並讓他勇敢面對。

(2)問題是:受害者不只一次受虐待,所以其回溯也不只一次。這是說,回溯過程是極為複雜。因此,對治的方法是長期性的。此外,回溯過程可能出現暴力人格,出現自殘行為,故必須預先防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鄺芷人心靈諮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