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010011.bmp生死一瞬間 與 心靈調適  (生死觀-2)

鄺芷人‧2016/7/28

 

(1)台中市有家餅店,多年來,內子常在這家店買太陽餅。內子岳家在南部,兄弟姐妹喜歡台中這家太陽餅。因此,每當內子回娘家,都在這家購買太陽餅。這樣,日子久了,內子便與女店東熟絡,女店東年約五十多歲。大約兩年前,她跟內子說需要心靈方面的諮商,很想預約時間到我的「心靈哲學工作室」來。但兩年過去,卻再也沒跟內子提到心靈諮商的事。內子多次向我提及女店東內心可能很不順適。這主要是與她家族與丈夫有關。當公婆在店時,她表現對公婆非常怯懼,不敢言說,再加上丈夫可能有外遇。

(2)前幾天,內子和我經過這家餅店,便順道進去。餅店前方是零售櫃台,後方好像有員工在做餅。內子在零售櫃台跟一位女性講話,當時我還以為她是女店東,後來才知道她只是店的員工。我雖然也身在店內,但卻沒注意內子及店員之間的對話。我只感覺到她們二人語氣驚恐及惋惜之情。約十分鐘後,我隨著內子離開餅店,才問她剛才究竟談及甚麼事?她說剛才一進店,就問店員今天為甚麼沒見到老闆娘?店員說永遠也再見不到她了。這時我才明白剛才內子驚恐及惋惜之情。更讓內子覺得驚訝的是:大約一個月前,內子到這店買餅,女店東身體看來沒異樣,還建議與內子找個時間一起吃飯去。內子感慨地說:「真沒想到一個月後就這樣離去」。

(3)內子從這位員工口中,得知女店東患了乳癌。不久前,突然覺得四肢無力,被送到醫院,不久就去世了。內子認為女店東這麼快離世,必然跟她內心長期不順適有關。但華人社會向來都不重視心靈的療愈。

(4)心靈諮商的功能主要有二,其一是讓當事人宣洩內心的鬱悶,因為每個有限的心靈,都需要流暢與感通。與之相反的是:當欲望達不滿足便出現失望,進而產生苦惱或痛苦。例如,不要讓自己感到孤單與寂寞,而若當事人有機會叙述出自己內心的故事與體驗時,孤單與寂寞可在某程度上得以調適,否則日子久了,內心不適從量變而質變,結果,憂鬱、燥鬱、精神異常等現象便出現。倘若內心壓抑是來自家庭,則家庭全體成員都要到心靈諮商師處,找出協調原則。西方人強調愛,名份意識容易消融在愛之中。但是,由於華人的自我意識特別強,又講究名份(如長輩、晚輩),再加上愛好面子,導致這種家族諮商在華人社會難於實行。在這種情形下,心靈諮商的第二個功能就顯得更重要了。

(5)心靈諮商的第二個功能是回歸內心世界。當我們無法改變外在環境時,唯一還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,特別是改變自己對人、事、物的態度。一旦對問題的態度改變了,則個人與外在人事物的關係也就能得到調適。生命哲學諮商,提供脫俗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生命觀、生死觀及價值觀等。因此,生命哲學諮商其實是為來賓重建人生觀的生命工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鄺芷人心靈諮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